《咱们结婚吧》植入广告49个 成“广告联播”

整理:成都原石广告设计 时间:2013.1.24
研究项目(Project Name):设计研究
研究类容(Research capacity):公司广告设计
行业类型(Type of industry):现代企业
相关类容( Related categories.): 广告植入

媒体最近报道了“植入广告第一案”的消息,引起强烈反响,两大主角一边是热播剧《咱们结婚吧》,一边是川企“黄老五”。四川黄老五花生酥因该剧中植入的产品、包装错误,制片方未给予足够时间审核植入情节,拒绝支付剩余费用。制片方由此将黄老五告上法庭。昨日,《咱们结婚吧》导演刘江回应说,植入广告太多,甚至引发官司,他也很无奈。
 
业内人士表示,植入广告已成为影视界业内的宠儿,带来超高的经济效益,但不顾剧情的植入很有可能是在“自杀”。
 
观众吐槽
 
“植入泛滥,连台词都有广告”
 
有网友整理发现,《咱们结婚吧》全剧共有49个植入广告,片尾的鸣谢单位有近80个。“植入泛滥,连台词都有广告。”“半集我就记住某品牌洗衣粉了!你们成功了,但我不打算看下去了!”“这才几集,汽车、保险、KTV、化妆品、婚介一应俱全。”在追看热剧的同时,观众的吐槽丝毫不减,更有网友直言,《咱们结婚吧》是史上最长的广告片。
 
一项网络调查显示,57%的观众对植入广告表示反感,只有9%的观众表示支持。
 
导演回应
 
“我只能这么拍,因为签合同了”
 
对于观众的反应,《咱们结婚吧》导演刘江坦言,自己对此始料未及。刘江说,在拍片过程中,为了坚持电视剧质量,他已经拒绝了很多植入广告。
 
刘江表示,虽然自己也很痛恨植入广告,不过他也没有办法:“我希望大家能够尽量的理解、宽容,品牌植入的这些费用收入,全都花在制作上了。”
 
据悉,《咱们结婚吧》整部剧制作成本高达7000万元,在如此高的制作压力下,剧组只能依靠开源节流来保障品质。
 
在拍摄期间,刘江也跟片方广告组的人吵架,“我说这个产品不能这么用,广告组就说已经签合同了,不然就是违约。我能做的就是做得比较舒服,不会让观众出戏。”
 
幕后揭秘“多方受益,减轻影片成本”
 
四川黄老五公司品牌总监王正透露说,目前植入广告占黄老五全年广告份额的30%左右,他们选择植入广告,是看中了电视剧的播出平台,“一般在央视或者排名前5位的卫视播出,效果不会差到哪儿去,利于我们品牌在全国的推广。”
 
而对片方来说,植入广告的收入非常可观。
 
《咱们结婚吧》49个植入广告,若以“黄老五”40万元的植入广告价格计算,仅是植入广告一项,片方就可获得1960万元收益。
 
而近日更有媒体报道称,冯小刚即将上映的新片《私人订制》广告植入已超8000万元,“电影广告大师”冯小刚创造了新纪录。
 
著名制片人吴毅表示,植入广告其实是双赢或多赢的,首先是制片方,可以缓解较大的资金问题。其次,广告商也是受益匪浅,尤其是一些不能在电视台投放硬广的烟类广告,在电视剧平台播不仅便宜,传播度还更广。而对电视台来说,可根据植入广告进行招商。
 
“植入广告主要还是减轻影片的成本,它是一种降低投资风险,增加盈利的手段,因此,植入肯定是未来影视剧发展的大趋势。”吴毅说。
 
行业观察
 
因为行业监管真空,植入广告制片方和广告商的摩擦不断,植入广告也面临被观众“用脚投票”的困境。
 
北京世纪鲲鹏广告公司总经理杨宗灵认为,只有把广告做得不像广告,让观众在没有任何戒备心理的情况下悄然接受,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但是,如果观众在观看一部电影或电视剧时,突然意识到自己是在观看一个被拉长了的广告,那么不仅观众,连商家和制片方都变成很糟糕的植入式广告的牺牲品了。
 
杨宗灵说,“尽管植入广告是未来影视广告的发展趋势,但如何运营将考验着制播双方的战略思维和对观众感受的注重。”
 
“我们需要抵制的不是植入,而是生硬的植入。”制片人吴毅也直言,如果不注重观众的感受,植入广告无异于“自杀”。

成都广告设计

ChinaOBP原石广告设计公司是帮助企业品牌创建、品牌管理、形象改造的专业策略型整合设计机构,成都平面设计公司。公司核心团队从事品牌设计相关行业10年以上,我们从品牌命名、标识(logo)设计、标准字体、色彩体系及视觉识别系统的规划,到专卖店设计、企业办公环境设计、品牌推广设计(年报、期刊、画册、DM促销、包装设计等),为客户提供系统的整合设计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