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发展至今,媒体传播形式已然发生历史性转变。从最初通过纸张传播形式到如今电子媒体异军突起,近年来随着互联网高速发展,PC、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更新加速,媒体传播方式也渐渐由以往报刊杂志转向互联网为平台的新兴媒介。
在快餐店、公交站点等场所人们拿着手机或平板电脑来了解新闻时事,这种现象的显现也说明“纸媒”的没落,街边的邮亭开始通过售卖冷饮等更多方式维持发展。电子媒体拥有信息量大、快捷、可随时更新即时内容等优势,同时基于近年来高科技电子产品迅猛发展,借助手机等便携工具传播更为广泛。而在成本方面电子媒体也大大低于传统媒体。另外,电子媒体还具有互动性这一特有属性,读者通过电子媒体浏览完信息后各抒己见进行互动交流,这是传统媒体无法做到的。
世界印刷设备供应巨头海德堡曾对印刷媒体和电子媒体所占比例进行统计:1995年传统媒体所占市场份额为70%,电子媒体只占市场份额30%,2010年印刷媒体每年涨幅为3.5%,电子媒体涨幅为9.5%,印刷媒体所占市场份额为48%,电子媒体试产份额则为52%,据RIT罗切斯特理工学院分析预测:2020年,印刷品所占份额为35%,电子媒体所占份额为65%。同年,《纽约时报》宣布抵押位于曼哈顿的总部大楼以换取银行贷款而缓解流动资金。这些“纸媒”巨头没落从侧面说明了电子媒体对于传统媒体进行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影响。
电子媒体还未诞生时,人们通过传统媒体学习更多知识丰富自己的“视野”,而这种视野的局限性也显而易见,颇有“井底之蛙”意味。传统媒体的文化交流方式是线性思维和纵横叠加的,而电子媒体的文化交流方式不是一条有限的思绪,而是一个网络。这样更能够拓宽人们的视野。随着社会主人公年龄层的更迭,传统媒体被替代时无可扭转之势。随着传统媒体的没落与之牵连的印刷行业必然也会受到巨大冲击。印刷业该何去何从呢?相对于传统媒体深陷泥潭,印刷业还有转机之势,事实证明,有部分产品是电子媒体所无法替代的,诸如海报、包装、标签……绝不能只把重心放在报刊杂志上,同时也应大力发展新型产品,例如丝印、柔印、防伪印刷等印刷方式。
意识到电子媒体对传统媒体及印刷行业形成巨大冲击的同时,也应看到电子媒体缺乏严谨性,真实性,权威性等不足。我们需要看到没有严谨性就无从谈论起真实性,没有真实性何谈其权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