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设计市场学原理》专著认为:为了深入解读设计与市场,必须对市场中的设计主体进行认知。通过阐述设计者角色定位、能力 要求、自我认识与客观认识市场等内容,并对设计决策者进行认知分析,认为设计者需在客观认识自我的基础上,深刻理解设计 决策者的设计需求及目标,做到“知己知彼”,才能使设计走向市场,达到“合作双赢”的目标。
孙子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设计者要实 现设计价值则需“知己知彼,合作双赢”??既要对设计者自我本体进 行客观分析与认知,又要深刻认识设计决策者的设计需求及目标。
一、设计者认知
为了客观认识设计者扮演的社会分工角色,需对其进行分析与定 位。评价设计者要“用设计作品说话”。产品是设计载体,设计优劣不仅 体现于创意,更取决于该产品能否满足决策者、消费者要求?故设计者 须明确:自己扮演何种角色,需具备哪些能力。
(一)设计者角色
借鉴管理学分析管理者角色的思路,结合设计学特点,可将设计者 角色划分为:创作角色、信息角色、综合角色。
1.创作角色:“设计”作为一种有目的创造性实践活动,是人类主 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的集中反映。设计者在社会分工中扮演的最重要的角 色是创作角色。设计“创作”不同于文学、艺术创作,而是能够“赋予产品以市场生命力”的创新与创造。设计通过创造新产品或对产品进行改 良设计、改款设计、改型设计,把科学技术、文化艺术融为一体,实现功 能、构造、形态、色彩创新,推动社会进步。设计者的基本工作就是设计 创作,创作角色是设计师的基本职能。设计研发新产品、提出新构想、以 设计改善人们生活,是设计者的职责。
2.信息角色:设计者还扮演着信息角色,包括:收集者(设计信息收 集)、传达者(交流与传达相关设计创新信息)、配合者(配合市场调研 与工程设计人员,使设计符合市场需求与生产工艺标准)、发言人(对外 宣讲设计创作意图和思想,把信息传递给外界)。
3.综合角色:设计具有科学、技术、艺术等多学科的综合特点,设 计者扮演着多重角色。产品从设计到生产上市的全过程都可能需要设计 师的参与。如:设计者有时需与客户交流沟通,以促成订单;有时候需亲 临一线市场调查研究;要进行设计构思与表现,使方案获得认可;还需 要配合生产与销售等等。
(二)设计者能力
设计者在行使职能和扮演创作角色、信息角色、综合角色时,必须具备:设计创新能力、观察与预测能力、沟通与合作能力、科学与艺术 文化修养等,但其核心与基础仍离不开空间形态与色彩的表现、塑造、 创新、审美训练。而这也可能正是“设计学”作为一级学科隶属于“艺术 学”大学科门类之下的真正原因所在!
1.空间形态与色彩审美与表现能力:是专业设计者的基本能力,也 是其它能力得以发展的重要基础。
长期的设计教育实践表明,造型与色彩基本功扎实的设计者,其设 计能力和综合素质更为出色。因此,大部分设计院校都很重视造型与色 彩的基本功训练,而非空谈理论。很多设计院校招收研究生把手绘表现 列为必考项目。企业招聘设计师时,除了重视设计作品外,对手绘表现能 力也很看重。有些企业在招聘的笔试环节时直接进行手绘表现,把手绘 能力与创意思维作为筛选设计师的重要依据。
2.设计创新能力:认知心理学家罗伯特?斯腾伯格认为,创新是创 造既新颖又有价值的东西的过程,又是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创新能力 对于设计者来说,是一项必不可少的重要能力。所谓新,就是要新颖、有 特色,在某些方面超过原有的产品,或者彻底创造全新产品。设计创新 能力不仅体现在设计者的创意与创造力的强弱方面,还与设计者的综合 知识储备与素养密切相关。设计者必须深入学习人机工程学、材料工艺 学、市场与经济科学、消费者心理学、用户研究等与产品相关的多学科 知识,并且对生产工艺与制造、市场接受度、审美分析与判断有充分的了 解,才有可能在一定的规范限制内设计出能够投产的创新产品。而且也 只有以充分的知识积淀为背景,才能充分发挥出设计师造型表现功力的 最大优势与正能量。
3.观察与预测能力:设计者要想引领市场,应在顾客想到之前就能 发现其需要,要用新产品引导消费者,创造新市场,而不仅是问他们的设 想。对市场敏锐的观察预测能力,是设计者必备的一项能力,也是别人 无法取代的。苹果公司原总裁乔布斯说“我从来都不相信市场调查”。虽然说的过于绝对,但也正体现了设计师观察、预测能力的重要性。对 客户潜在需求的预测,不仅需要设计者有敏锐的市场观察力,还需要准 确认知生活情境,以便挖掘出人们潜藏的物质精神需求。
4.沟通与合作能力:设计是一个创新、综合、决策、迭代、寻优的 过程。由于设计要求及约束条件相互制约,虽经设计优化,也只能权衡 各方面因素取得相对满意的结果。[4]设计者在工作过程中要与市场、管 理、技术人员交流沟通,这就需具备较强的沟通、合作能力。这样才能 与不同专业背景人员进行交流合作,使产品设计开发顺利进行。另外,设 计者还须直接面对客户或用户,并积极进行项目操作。也许只有在上千 次洽谈、数百次实战项目操控历练之后,才会对人心、人性、人情产生刻 骨铭心的感悟,对材料、工艺、成本、造价、管理有着痛入灵魂的彻悟!
5.科学与艺术文化修养:当今社会,物质极大丰富,消费者要求越 来越高。不仅要求产品性能好、质量优,还要求满足适用性、审美性,甚 至在文化内涵、人文色彩、精神与情感层面也提出了更高要求。[5]只有运 用科学手段进行分析,不断提高艺术文化修养,才能设计出同时满足消 费者物质与精神层面需求的产品。设计者学习传统文化不能只驻于感知 与认识层面,更需体验与感悟。
(三)自我认识与客观市场认识
人贵自知,“自知”即自我认识??设计者必须清醒的认识自己。首 先,要认识自己的特长与优点,以便发挥优势;其次,要认识自己的缺点 与短板,只有了解弱势所在,才能扬长避短,使设计更具竞争力。设计 师应以市场为先导来综合处理人与产品的协调关系。[6]尽管市场不一定 是设计的最终目的,但设计要想实现其价值却一定要通过市场认可!毕 竟,以优秀设计增加销售,是大部分企业投资设计的主因。设计师只有 客观认识市场、了解消费者需求、洞悉社会需求,才能设计出既符合人 的需求,又符合社会可持续发展需求的产品。
二、设计决策者认知
设计师除认识自我外,还须深刻认知设计决策者,才能了解并满足 其需求,使设计顺利推向市场,最终使双方均获成功。
设计决策者主要指设计委托方的决策者,例如:企业家、事业单位 主管、政府官员、负责人等。设计获得决策者认可是迈向市场的第一步。 主持CIS设计是从决策者的战略高度认识设计最好的方式,因为CIS系统 包含的MI、BI、VI正是深入了解企业的一把钥匙。
设计者需转换角色,把自己当成决策者,站在决策者角度与高度看 待设计。从决策者视角了解现实状况与背景、优势与缺点、挑战与威胁, 对市场综合环境进行“SWOT分析”,以得出最佳结论,找到最适合的解 决方案。设计者只有把自己置身于决策者的位置,才有利于设计出令决 策者满意的产品。
摘自 艺术与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