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企业形象、品牌识别设计中,塑造独特的个性形象,不管是在面市的第一印,还是在纷繁的商品世界里,都是衡量设计是否成功十分重要的指标。从标志图形到辅助的图案以及颜色,均需体现一种独特的、系统化的形象特征。在公共空间或办公场所,个性的塑造能体现一个企业或机构的独特文化以及企业和机构核心价值的体现,这是一切设计形式的出发点。而独特形象的设计把这些价值观转化为相应的价值,运用空间环境、互动识别等等媒介,传达独特的个性形象识别,并且以此为核心,为商品展销会、接待区、柜台、办公展示厅、销售点;品牌包装设计、产品画册设计、产品手册、平面广告等等推广设计提供更具风格的设计作品。
一种独特形象意识既是针对企业自身的,也是针对品牌在商业社会中的角色和位置的。理想的品牌识别是指形象识别(即设计师创造的形象)和名誉(被消费者接受的形象)在最大程度上实现吻合。是一种设计及策划者作为一个极富创意的价值输出,推广到形象识别中,连接个性、象征、交流和行为,实现它们之间的相互融合,进而引导公司形象走向积极、美好的层面、产品走向更好的品牌形象和提升由此产生的价值。
所谓个性设计,就是区别于共性设计而言。而要突出这种与众不同的某一个点,进而进行延伸的设计,就必须舍弃一些不重要的共性原则。比如粗大的字体、奔放的字体组合,突破常规的组合设计,这种设计在以往的手法上运用比较多的是在包装设计上,产品名称的突出覆盖了整个包装的表面,设计使包装外观极具吸引力和创造性,构建出一个活泼的产品形象。手法很多样性,在今天这样的互联网时代,更需要挖掘一些多样性文化的独特体现方式,如CocaCola可口可乐、Nike、Apple等这些企业,在不断的挖掘一些新新设计师以及团队的创新作品来作为文化的不断更新、广告设计推广内涵的延展。显然,他们都希望这种个性的设计能够新、能够独特。
那么,在品牌设计如此重视的今天,改如何增强这种独特文化设计、独特个性设计呢?显然,我们需要挖掘品牌的文化底蕴,日本一个设计大师曾说:“我不需要强调我是日本的设计,我身在日本,做的就是日本的文化的设计”,这是一个对文化极为自信者说的话,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尊重本土的文化并挖掘他的深层文化元素对于一个设计来说,是多么的重要。这就是广告可以跨国经营,而设计本土性比较强的原因。今天充斥着各国的公司在中国来设计建筑等等的现象,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我们不明白,这些东西要做好,还是要靠我们土生土长的中国人。只有这样,才能避免那些不伦不类的作品面市了。同时一个可笑的现象是,今天又很多的设计网站、论坛,都以吸收国外的优秀作品为网站的支撑,吸引新用户的手段。这种手法咋一看是对的,而且有很多充分的理由;但是作为一个设计师,首先要认识到这种文化的差异性,当你能判断这种差异性的时候,在看这些东西有着明显的更深层次的分析。一个简单的例子就是,一个英文的版式很好看,你换成中文的,立马很难看;所以,在中国做设计,不深入了解中国的文化,是做不出好的设计的。
同时,企业需要有意识的打造自己的独特形象识别来树立自身鲜明的个性。今天我们有很多情况是这样的:做通信行业,永远想把自己的标志搞成中国电信公司的标志;做金融、资本的永远想把自己的标志设计成中国几大银行的标志;做能源的想设计成中石油、中石化的标志;做汽车都看到奔驰、宝马…….越像越好,能注册就行。而且,这种人家的东西就是好的认识,还是打心底里出来的。这是不是中国畸形教育产生的畸形文化不知道,但这很可笑,很搞。
通过对深层文化的分析、反思,进而创造,最终获得独特的个性化企业形象、产品形象、品牌形象。 它所体现的是强烈而富于个性,坚不可摧的力量感,视觉形象设计的清晰感、认知上的可信感。这需要设计师具有冷静专研的精神和勇创新。
此外,在现代商业社会,企业文化的经营已越来越被广大的企业家所重视。而现代企业形象的个性化设计必须契合企业的文化。在这个个性设计里,文化应该是和谐共生的、远见于未来的。它一方面在设计里体现出企业发展的蓝图,另一方面是在人(公司内部、市场消费人群以及社会认可人群)和企业文化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
可以说,现代企业形象识别设计的个性化设置,是品牌经营的远见目标,是脱颖而出的砝码,是成功的前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