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闯黄灯与扣6分的故事惹火了整个网络,这一新的交通规定引起了一番激辩。一些法律人士认为,这一规定实质上等同于闯“红灯”,是无效的。
公众对“闯黄灯扣6分”新规质疑主要集中在
1 难以操作,如网友所言,违背牛顿第一定律,因行车有惯性,很多时候根本无法看到黄灯就能刹住车。
2 很多地方绿灯并无倒计时,黄灯时紧急刹车易引发追尾。
3 黄灯本是一个缓冲区,闯黄灯就罚款让黄灯形同虚设。
4 很多人担心闯黄灯被扣分,绿灯恐惧症下会提前减速等黄灯,加剧本就严重的城市拥堵。
5 此规定可能违法,因按法律规定,黄灯是为警示,红灯才是禁止,按闯红灯处罚闯黄灯涉嫌违法。
同样,支持声也是此起彼伏,当前对闯黄灯的争议看起来很热闹,但更多是开车人在说话,而很少人有去关注行人怎么想。放下成见,到路上走一走,会有更多发现。在车水马龙的红绿灯路口,时常见到行人被堵在中间,犹如汪洋中的一叶小舟,着实让人心惊肉跳。是这些行人不遵守交通规则吗?可能,但也不排除一些车辆闯黄灯,把行人困在了路中间。有专家称,在国际上,黄灯警示的作用非常明显。在其交通文化中,车辆到路口就自然减速,以保障行人的绝对路权。当然,中国的交通规范也有司机路口应减速礼让行人等要求,但环顾现实,有多少司机养成了路口减速的习惯?又有多少司机有着对生命和黄灯的敬畏?有了行人视角就会发现,当前对于我们来说,最大问题是驾驶文明缺乏,对黄灯认识模糊。黄灯本来是一个“缓冲区”,可现在反倒成了一个“加速区”;本来黄灯是在提醒驾驶人“慢点再慢点”,可现在驾驶人却自我暗示“快点再快点”。有人称,“如果闯黄灯也罚分,黄灯就失去意义了”;反过来讲,如果黄灯不能起到应有的缓冲作用,反倒成了安全杀手,那要黄灯干什么?现在,很多人都在讲新交规要尊重科学,只重视开车人的利益而无视行人的权益,只想到开车人方便而想不到行人安全,这哪是什么科学?这只能说是以科学之名,来行反科学之实。
新交规实施后,全国大部分城市的交警部门都在按照新交规严格执行,但是因为存在取证难、不好界定等因素,济南、深圳、南昌等地均表示暂不对闯黄灯进行处罚。
笔者看来,若是早早遵守交通规则何来交通部门的严以律车?希望不管是行人还是司机都严以律己,做到安全交通人人有责,当所有成为习惯时又何尝不是一个道德高点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