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近代历史看天津”,天津在近100年来,在中国繁荣速度的排名上,名列前茅。比如我们每天出行乘坐的公交车,就是1904年,从天津率先发展起来的。2004年适逢公交百年,酷爱集报的王军,也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下这一历史时刻。
王军的《百年公交》集报册,开始制作于2004年1月。打开他精心制作的集报册,一篇篇文章,一幅幅图片,优美的剪裁,创意的布置,便瞬间映入眼帘。因为外出的主要交通工具就是公交,所以王军对公交感情颇深。“从小就总坐公交,有很多回忆。”他说到。他的家在红桥区西沽,以前想去劝业场逛商店,只有5路、10路两趟线路,每班要等十几分钟,有时人多,根本挤不上去,还要再等一辆。当时的公交车各方面还不完善,而现在,王军从家去劝业场,有四趟线路,五分钟就有车来,并且,舒适度、安全性有了极大的提升。“从公交就能看到咱天津的发展啊。”王军感慨到。
对历史兴趣浓厚的王军,在2004年参观了“公交百年展”,再一次对公交历史有了深刻认识,这也融入他的集报,使其更有人文气息。2006年,他的集报册参加展览,他也通过不同渠道,获得文章作者、摄影者的签名,使集报册多姿多彩。王军向记者津津乐道的诉说公交历史:“天津的公交是全国第一辆,那时还是有轨电车。由比利时人的电车电灯公司创立。直到70年代,有轨电车被慢慢淘汰,我也是在大连才做过一回。”在王军的记忆里,他做的都是现代意义上的公交,但对于公交悠久的过去,他仍在了解探究。他的集报册还有车票收藏。各种票根,配合不同年代的报道,相得益彰。并且,他的所有车票都是自己坐车留下的,承载着他对天津风景的记忆。
“知道过去的苦,才知道现在的甜,才能创造更好的未来。”王军这样评价“百年公交”集报册的意义。公交作为便利市民的公共交通工具,从另一个侧面展现出城市面貌的不断发展,城市水平的持续进步。随着欧洲倡导节能的有轨电车再度推行,我市滨海新区也出现有轨电车。历史仿佛一个轮回,在若干年后惊人的相似。像王军这样,对公交感情浓厚的人,也在历史长河的篇章中,以特有的方式,保留着一份回忆,为我们更好的了解过往,作出自己的贡献。
摘自:北方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