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广告设计的差异

亚洲设计的崛起,始于日本,然后韩国。中国、印度跟随。但在国际领域,待遇还是不同。比如米兰设计周,日本进入的历史不长,但是反响热烈。亚洲国家里,除了日本,很少有其他国家和西方国家在政治和文化上达成了如此的亲和与认同感。这种差距不简单是国家意识形态等政治关系,很多是可以学习复制的。
先后崛起的韩日,经济政治情况基本相同。同样利用一次奥运会树立国家形象,同样灌输给国民设计概念,教化国民好的品味与档次,同样政府牵头,投入人力物力从教育做起,打实设计基础,同样企业为设计买单,形成良性循环。
区别在哪里。第一,行业。日本最先获得国际认可的两个产业:汽车、时装。韩国则是电子产品为主。同样作为工业设计,日本所选行业所需的底蕴与知识结构很深,对于起步来说难度过大。当然,回报同样丰厚,虽然模仿、品质等问题存在,但因为直接进入高端核心产业,所获得的尊重,或者说,江湖地位非常好。作为时尚产业风向的时装,与作为机械制造设计顶端的汽车,对国家形象推广有利。韩国取巧,快速效益良好,长久口碑仍需上升(韩国的服装国际地位低下,没有大师风范)。这不是说中国走出国门的途径非要选飞机制造(事实上,我们的航空航天在这方面已经相当不错),但核心产业犹如设计领域的门槛,必然要跨,不能逃避.。
第二,设计师。三宅一生、高田贤三、川久保玲、山本耀司,这些日本名字在国际是大师级别的。你说的出几个韩国设计师?没有。设计师品牌有沉淀无形资产的优势,绝大多数知名奢侈品品牌都是以设计师命名的。公司品牌无法取代设计师的魅力,这犹如好电影之于影星一样。一个设计师代表了这个品牌、民族的智慧、内涵、底蕴,是最好的宣传。
 第三,民族性。国际化与民族性的关系,以前说过很多了。日本注重宣传自己的文化,禅文化、武士文化。不论这种文化底蕴有多少,是否符合广泛价值观,但至少明确了自己的民族主张,这就是最显著的国际标识。韩国呢?高丽民族的特征能说出哪些?没有。不坚定自己的民族性,最终无法赢得文化尊重与国际地位认同。
作为中国来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要尽快减少发展所需的时间,少走弯路。

成都广告设计

ChinaOBP原石广告设计公司是帮助企业品牌创建、品牌管理、形象改造的专业策略型整合设计机构,成都平面设计公司。公司核心团队从事品牌设计相关行业10年以上,我们从品牌命名、标识(logo)设计、标准字体、色彩体系及视觉识别系统的规划,到专卖店设计、企业办公环境设计、品牌推广设计(年报、期刊、画册、DM促销、包装设计等),为客户提供系统的整合设计服务。